9月中旬以來,西吉縣公安局試行“交所合一”新模式,實現了交警力量從原來的“片區式”管理多個鄉鎮向“駐點式”管理一個鄉鎮的轉變。路面見警率和交通管治率明顯提升,也讓原來群眾吐槽的鄉村治理“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12月4日15時30分,在興隆鎮西環路西十字路口交叉路口,一輛小轎車與一輛摩托車發生碰撞。興隆鎮派出所接警后,5分鐘就趕到了現場進行處理。
現場群眾說,我剛從這街道轉過來,看到這有交通事故,不知道是誰報的警,(出警)這么快,速度這么快,(民警)幾分鐘就到了,辦事效率特別高,特別好,交警,派出所(民警)都到了。 “交所合一”縮短的是出警時間,延長的卻可能是群眾的生命,原來因為警力有限,農村交通治理存在一定“盲區”。“交所合一”的新模式,一定程度消除了治理管理盲區,破解了這一難題。
興隆鎮派出所大隊長馬福良說,以前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交警出警)最快也得半個小時,實行“交所合一”以后,有交通事故的話,(出警)最快兩分鐘,最慢也就10分鐘左右到達了(事故現場),提高了咱們出警的時間和效率。
對于集市的交通堵、亂情況,以前興隆鎮只能不定期去巡查治理,但終究治標不治本,更無法形成常態化治理模式。“交所合一”的新警務模式,不僅整治了市場亂象,也打通了派出所所長馬寅忠心中一直以來的“堵點”。
興隆鎮派出所所長馬寅忠說,興隆是個大鎮,原來基層派出所警力也比較緊張,交警合到派出所以后,一個是解決了警力不足的問題,再一個“交所合一”對路面上發生事故出警快、處理快,同時減少各類案件的發生。
上學放學期間,學校門口接送學生的車輛亂停亂放現象嚴重,造成交通擁堵,備受家長、社會關注。
興隆中學校長牛進舉說,每逢周五放學,在學校校門兩邊,一些私家車有時候亂停,堵得學生不能走。從兩所(交所)合一之后,(警察)也經常過來,到周五放學的時候過來維持秩序,私家車兩邊停放的也很有秩序,放學后學生出來道路也暢通,這樣就能保證我們學生放學回家的交通安全。
興隆鎮“交所合一”取得的成效只是全縣公安局“交所合一”創新農村治理新模式的縮影。從9月中旬開始,縣公安局經過創新探索,決定實施“黨建引領、交警入駐、整合資源、優化配置”的社會治理警務新模式。交警成為派出所一員,派出所也承擔起維護交通管理的職責,取得“一警多能”的聚合效應。
政府副縣長、公安局局長楊建仁說,縣局以19個派出所組成的5個聯合黨支部為統領,建立了以黨支部書記負總責、各派出所所長負直接責任的農村道路管控責任制,把基層黨建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的工作優勢。運行3個月以來,切實讓交警、治安警職能由單一的交通管理、治安管理向既管交通又管治安、打擊違法犯罪的職能轉變,提升了工作質效,提高了見警率和管事率,取得了“1+1>2”的聚合效應。
原本“藍警帽”是處理日常警務的派出所民警,“白警帽”是交通維護秩序的交通警察。自“交所合一”機制運行以來,兩個不同的警種“合二為一”,群眾安全感明顯提升。截至目前,公安局共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8058起,同比上升12.5%;查處超員、超載、酒駕、無證等主要違法行為415起,同比下降9.3%;農村地區發生各類交通事故126起,同比下降11.6%。“交所合一”新模式的運行,盤活了公安內部資源,實現社會治安、交通管理雙贏的良好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