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于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頒獎。
中共西吉縣委員會和中共西吉縣紅耀鄉委員會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西吉縣沙溝鄉黨委書記王庭孝,西吉縣扶貧開發辦公室項目股副股長(生前)撒鳳虎,西吉縣偏城鄉涵江村駐村第一書記秦振邦,西吉縣硝河鄉新莊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元明分別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奮力翻越脫貧路上“六盤山”
--西吉縣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2020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
2020年11月16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復同意西吉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標志著曾有“苦甲天下”之稱的西海固地區全部“摘帽”,歷史性告別絕對貧困。
寧夏脫貧攻堅戰攻克的最后一個堡壘,西吉縣的“貧困”二字被封印在歷史卷軸里。西吉縣一代又一代奮斗者的夙愿如期實現。
這塊土地上的沉默,往自亙古,以千年為尺度;這塊土地上的變革,驟然一瞬,天地為之翻覆。
西海固,這個聽起來就讓人感覺蒼茫、熾烈又堅硬的名字,1972年就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以“西”字打頭的西吉縣更是貧困面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千百年來,旱魃為虐的嚴酷自然條件,使這里童山濯濯、滿目荒涼,缺水少雨、干旱多風,群眾飽嘗貧窮的滋味。然而,這塊貧瘠的土地從來都不曾被遺忘,黨中央的目光始終注視著這里,西吉人民始終翹首以盼、蓄勢待發。
大道之行,初心不移。西吉這片熱土上,在革命戰爭歲月中,紅軍長征精神的火種照耀時空;在脫貧攻堅征程中,50萬西吉兒女守初心、擔使命、謀福祉,勠力前行,譜寫壯麗華章;領導苦抓、干部苦幫、群眾苦干,啃下硬骨頭,交上時代答卷。西吉,全面打響了消除貧困、攻堅拔寨的全民戰役;西吉,正在譜奏脫貧攻堅的壯麗樂章。
脫貧歷程
扶貧,是鐫刻在西吉年輪上的深深烙印。
西吉是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也是今年全國52個掛牌督戰縣之一和寧夏最后一個脫貧摘帽縣。從“三西”扶貧到“八七”攻堅,從“雙百”計劃到生態移民,從“輸血”到“造血”,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扶貧”,西吉人民與貧困的斗爭曠日持久,一刻未曾停歇,西吉處處都留下了戰天斗地拔窮根的歷史畫卷。
2014年全縣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5581人,占全縣農業人口的34%。在脫貧攻堅進程中,有的村因地域限制,基礎條件薄弱;有的村產業缺乏“筋骨”,群眾致富信心不足;有的村缺少好“當家”,發展沒勁頭,鄰里矛盾多。這些村,一度成為困難重重的“后進村”“薄弱村”,在脫貧路上慢了步子。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從劣勢中找優勢,在困難中想辦法,西吉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大力弘揚“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革命精神,全縣上下全員參戰、合力攻堅,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效,西吉大地發生了歷史性巨變!
開花結果
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歷史“趕考”中,西吉決戰必勝的決心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勇氣向貧困發起總攻。七年的艱苦奮斗和不懈努力,西吉縣向黨中央和區市黨委、政府,向全縣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七年的砥礪前行,孕育了累累碩果,累計脫貧35563戶154204人,綜合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34%下降至零,237個貧困村全部達標脫貧出列,農村人口全部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七年的風雨兼程,汗水浸潤了山川,昔日“山是和尚頭、溝里沒水流、耕種山梁峁、刮風浮土跑”的景象一去不復返,“貧困標簽”蝶變為“脫貧樣本”,改寫了“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傳奇。
七年的苦干實干,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全縣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車、通動力電、通寬帶網絡,村村建有文化活動場所、綜合服務網店、標準化衛生室,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西吉做法
科學謀劃眾志成城抓落實
面對嚴峻的歷史大考,縣委、縣政府堅決扛起脫貧攻堅重大政治責任,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突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在實踐中不斷優化頂層設計、完善作戰方案、科學排兵布陣,先后出臺了10項工作方案和5項保障措施,“四查四補”、20項清零、薄弱村整治、掛牌督戰等一系列方案精準施策、系統作戰,有效防止打亂仗、瞎折騰,確保了各項政策舉措落地落實、精準到戶。
“四查四補”嚴把脫貧質量。作為寧夏最后一個脫貧摘帽的縣區,縣委、縣政府堅持掛圖作戰,扎實開展以查損補失、查漏補缺、查短補齊、查弱補強為主要內容的“四查四補”,持續發力防松勁,嚴把標準防闖關,鞏固成果防返貧,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錯、一天不耽誤的奮力沖刺,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全縣排查整改各類到戶到人具體問題18878個,“兩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三保障”突出問題得到穩定解決。全力對沖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擴大就業總量、拓寬銷售渠道、調整農業結構,轉移就業13.18萬人,有效防止了群眾因疫情減收返貧。
網格包抓壓實工作責任。全縣黨員干部把脫貧責任記在心上、扛在肩上,全體縣級領導走在前列、干在實處。全縣30個薄弱村由縣級領導掛牌督戰,剩余265個村選派科級干部網格化管理,全縣32名縣級領導、355名科級干部、809名駐村工作隊員、7181名幫扶干部,層層壓實攻堅責任。定點扶貧、東西部協作、央企幫扶,民營企業、愛心人士廣泛參與,匯聚成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群眾不脫貧、幫扶不脫鉤,腳步縮短了與群眾的距離,雙手托舉起群眾致富的夢想,真情與汗水贏得了群眾滿意的笑容。
“443”監管機制保駕護航。持續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建立并推行涉農扶貧項目資金公示公開、權力制約和監督舉報的“443”(四支隊伍監督制約、四種辦法公示公開、三種渠道監督舉報)監管機制,確保扶貧資金安全高效使用。堅持一線指揮,定期召開縣鄉村三級視頻調度會,及時研究解決問題、推動工作落實,始終保持了縣級領導帶頭沖、行業部門頑強戰、鄉鎮村組奮力干、結對干部全力幫的攻堅態勢。
“四個一”活動激活內生動力。在全縣廣泛開展文化體育、評先選優、先進典型現身說法和衛生清潔“四個一”活動,圍繞脫貧攻堅、精神文明、移風易俗、環境衛生、教育培訓等內容建立積分機制。試點建設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49個。廣泛開展“西吉是我家,人人都愛她”、“扶智扶志促脫貧、潔凈家園迎佳節”等主題活動,選樹“移風易俗示范戶”“脫貧光榮戶”“好婆婆”“好媳婦”等先進典型,廣大群眾“讓我脫貧”變“我要脫貧”,有效激發了貧困人口內生動力。
山海攜手助力脫貧。莆田、西吉結對幫扶23年來,把產業扶貧作為關鍵,引資金、抓項目、送技術、聚人才,單向扶貧走向全領域、多層次的深度協作,實現了產業互補、人員互動、技術互學、觀念互通、作風互鑒。福建莆田累計投入各類資金3.15億元,實施項目324個,建設閩寧示范村15個,援建扶貧車間67家。上海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累計投入幫扶資金2490萬元,開展了以大飛機示范村、大飛機支教團、大飛機航空博物館、中小學生冬夏令營、鄉村醫師培訓幫扶行動,有力推動了民生事業全面改善。
綜合施策落地生根顯效應
瞄準產業促增收。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西吉縣抓緊抓牢產業富民,重點在調優結構、加快農業產業結構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上作文章,持續在強鏈延鏈補鏈壯鏈上下功夫,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相銜接。今日西吉,戶均養牛5頭以上、種植馬鈴薯10畝、冷涼蔬菜2畝、優質雜糧5畝,馬鈴薯、草畜、冷涼蔬菜、小雜糧和勞務“4+1”主導產業碩果累累。全力推進金融扶貧,戶均貸款4.94萬元,為貧困戶發展產業注入了強大動力。
引得甘甜潤旱塬。縣委、縣政府把城鄉飲水安全作為優先解決的民生實事,借助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工程,把涇河水引入千家萬戶。組織實施11項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鋪設農村供水管網7000公里,295個行政村、7.4萬農戶全部通上了自來水,自來水普及率99%以上,供水保證率95%以上,水質達標率100%,實現了從喝水難到喝上好水的歷史性跨越,實現了城鄉供水“同水源、同管網、同水價”的“一體化”目標。
教育扶貧拔窮根。教育扶貧貴在“堅持”、難在“精準”、勝在“創新”。西吉始終把教育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任務,累計投入資金44億元,深入實施農村薄改工程,扎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落實“雙線”(行政線、教育線)“四級”(縣、鄉、村、組)“六長”(縣長、局長、鄉鎮長、校長、村長、家長)控輟保學責任制,大力推行“12357”控輟保學工作模式,全縣教育擴容提質,實現了85374名適齡兒童“有學上、上好學”。
危房改造惠民生。2014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14.5億元,實施危房改造59522戶、拆除農村危舊土坯房4.87萬座,從“看村不是村,土房柴成堆;夏怕屋漏雨,冬懼寒風吹。陰濕無陽光,期盼住新房”,到現在的紅瓦白墻、藍色羊棚、綠樹掩映,西吉縣真正讓貧困群眾住進了安心房,過上了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徹底告別了“住窯洞、住土房、住茅草屋”的歷史。
多重保障暖民心。全面落實“先診療后付費”服務和“一站式”即時結算,全縣形成了醫保扶貧減貧長效機制,在貧困人口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間筑起了一道堅固防線,縣域內救治率增至90.7%。加強低保與扶貧有效銜接,形成了農村低保兜底線、特困供養保特殊、醫療救助減負擔、臨時救助解困境、其它救助補短板的全方位保障機制,構筑起特殊群體穩定脫貧的堅實屏障。
西吉脫貧攻堅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得益于習近平總書記的正確指引和黨中央、國務院的深切關懷,得益于區市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各部門單位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強有力的資金保障和全方位的項目支撐,得益于全縣廣大干部真情苦幫和社會各界傾力幫扶,得益于廣大貧困群眾艱苦奮斗和積極參與,得益于政策制度有效落實和工作機制創新實踐,得益于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和基層治理體系不斷完善。
攻堅永無止境,奮斗未有窮期。西吉,將踏著新時代的步伐,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強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加強資金資產項目管理,兜住民生底線,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向著共同富裕的目標奮力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