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級領導要通過每天一小時以上的自學、集中學習研討、到各自聯系點或分管部門進行宣講、撰寫學習心得體會、開展黨史基本知識測試等方式,切實發揮關鍵少數的帶動作用,為全縣廣大黨員干部學好黨史做好表率。” 3月31日晚,市委副書記、縣委書記王學軍在縣委領導班子黨史學習教育讀書班專題研討會上要求。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西吉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區市黨委部署要求,加強組織領導、精心謀劃布局、注重統籌協調,確保規定動作不缺項,自選動作不走樣,推動全縣黨史學習教育全面鋪開、迅速升溫。
縣委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全縣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區市黨委部署要求。2月26日,縣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領會中央和區市會議精神,研究部署西吉縣黨史學習教育,成立縣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組建6個巡回指導組,強化學習教育的組織領導。制定西吉縣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先后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會、巡回指導組工作會,明確領導小組辦公室和下設機構的工作職責,從鄉鎮和部門抽調4名工作人員,組成綜合、宣傳、協調等4個工作小組,結合實際細化學習教育具體內容,制定學習計劃。3月2日,召開全縣黨史學習教育啟動會,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區市黨委動員、啟動會議精神,印發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安排部署具體工作。3月22日,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在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舉辦主題活動,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傳統、接受思想洗禮。截至目前,縣委黨史學習教育已開展集中學習4次,專題研討3次,舉辦讀書班1期,全縣各級黨組織同步跟進。黨史學習教育啟動后,6個巡回指導組迅速啟動、下沉一線開展工作。針對不同系統、不同領域有針對性地開展調研督導,截至目前,6個巡回指導組完成第一輪督導。
各單位對照目標要求,細化學習安排,征訂學習書籍,抓實黨史學習。截至目前,征訂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等指定學習書籍15000余冊。推行“112”學習模式,即干部職工每天堅持自學1小時,每周開展一次讀書班專題學習,每兩周開展一次專題研討。各鄉鎮、各部門(單位)運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專題講座等形式,組織黨員干部集體學黨史,更好地標注精神坐標、感悟初心使命。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充分利用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和“走好新時代長征路”出發地優勢,精心設計“八個一”活動(瞻仰一次紀念碑、參觀一次紀念館、重溫一次入黨誓詞、聆聽一次微黨課、觀看一部紅色影視片、接受一次紅色黨課專題教育、觀看一場紅色情景劇、重走一段長征路),為全國各地來將臺堡接受洗禮的黨員打造黨史學習教育的“紅色熔爐”。團縣委、教育工委牽頭開展“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黨史知識網絡有獎答題活動,目前參與達5000余人次,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進網絡、入人心。縣政法系統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相結合,以“三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與“紅色基地”相結合、與“主題黨日”相結合、與“晨訓晚讀”相結合)的方式,深入開展“追憶先輩足跡、重溫入黨誓詞、感悟初心力量”、理論學習“夜讀班”“五點鐘課堂”等活動,推動政法干部在學習教育中滋養初心、淬煉黨性、汲取力量,做到黨史學習教育與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兩促進。
把宣傳宣講作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深入人心的重要抓手,切實壯大主流輿論,營造濃厚氛圍。從鄉鎮、部門抽調黨史、紅色文化、脫貧攻堅、生態建設、民族團結、鄉村振興等方面工作者16名,組建黨史學習教育宣講組。3月12日召開宣講組工作會議,對宣講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細化了工作措施,宣講組成員精心備課、分眾宣講,宣講工作正在有序開展。各鄉鎮、部門(單位)利用電子屏滾動播放黨史學習教育宣傳標語,在重要路段、醒目位置制作固定宣傳標語,切實營造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濃厚社會氛圍。突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主線,在將臺堡紅軍長征紀念園、單家集陜義堂清真寺廣場分別設立建黨100周年標識,在將臺堡紀念園新做立體宣傳物2塊,更換紀念園周圍宣傳標語,切實營造共慶百年華誕的濃厚氛圍。新華社、人民日報、寧夏日報等區市主流媒體采寫相關稿件110篇,深入報道西吉傳承紅色基因、奮進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西吉宣傳”“西吉融媒體”等政務新媒體開設“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專題專欄,轉發權威主流媒體黨史學習教育理論文章、黨課視頻,及時采編報道全縣黨史學習教育進展情況,發揮政務新媒體“矩陣效應”,形成了部門合作、協調聯動的強大網絡聲勢。
結合固原市委“三知三強”實踐活動,扎實推進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圍繞提升人居環境、抓好民生實事、推動項目建設等工作,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踐履知行合一。自全縣“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萬戶清潔”行動啟動以來,緊盯“五清兩改一綠”目標任務,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截止目前,發放宣傳資料5萬余份、載體綠化苗木13萬余株、維修舊莊院360處、整治秸桿、殘膜、糞污等廢棄物16萬余噸。大力實施移民致富提升、教育質量提升、健康水平提升和居民收入提升“四大民生提升行動”,全力辦好教育、醫療等方面7件民生實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