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西吉縣充分發揮黨史資政育人作用,深度挖掘“紅軍長征將臺堡會師”“單家集夜話”等紅色資源,把紅色教育基地與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串聯起來,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切實增強黨史學習教育和紅色文化傳承的實效性和感染力。
建強陣地,打造學習教育平臺。對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進行改擴建,增設講習廳、宣誓廳、筆墨廳等,著力打造理想信念的主陣地、革命傳統的展示點、黨性教育的大講堂,紀念園先后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示范教育基地”“國家國防示范教育基地”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在將臺堡鎮毛溝村建成集憶苦思甜食堂、紅色窯洞住宿、重走長征路等于一體的多元紅色文化體驗基地,不斷凝練紅色文化符號;在不改變文物主體歷史原貌的基礎上,突出民族團結主題元素,把單家集打造成紅色基因傳承地、民族政策策源地、民族團結和諧地和脫貧致富示范地,切實發揮好黨史學習教育主陣地作用。
優化服務,豐富學習教育載體。利用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和“走好新時代長征路”出發地優勢,主動匹配黨史學習教育目標要求,推出“走好新的長征路”微黨課,運用體驗式、浸入式教學方式,讓干部群眾身臨其境感受紅軍長征歷經的艱難險阻、完成的偉大壯舉和紅軍將士“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邁氣概,讓紅色經典“活”起來。立足現有資源配置,創新推出“八個一”教育活動(即瞻仰一次紀念碑、參觀一次紀念館、重溫一次入黨誓詞、聆聽一次微黨課、觀看一部紅色影視片、接受一次紅色黨課專題教育、觀看一場紅色情景劇、重走一段長征路),為干部群眾打造黨性教育的“紅色熔爐”。在單家集開展民族團結主題教育,把“單家集夜話”這一紅色經典故事講深講透,講出時代內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宗教觀。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各級黨組織和慕名而來的游客瞻仰革命遺跡,緬懷革命先烈,截至目前,接待團隊130余批次,9萬余人。
創新形式,激發學習教育活力。充分發揮“紅軍長征將臺堡會師”“單家集夜話”等紅色資源優勢,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集體到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開展“認識性質宗旨”主題活動,全縣各級黨組織先后到將臺堡紅軍長征紀念園、單家集革命遺址探訪紅色印記、感悟初心使命。清明節期間,組織干部職工、師生代表在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以“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祭掃活動,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