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敞明亮的病房、和藹可親的醫護人員、細致周到的服務……
自去年3月份以來,縣人民醫院以創建國家三乙醫院為載體,不斷優化就醫服務和水平,努力為群眾提供安全、舒適、溫馨的就醫環境,群眾就醫獲得感逐步增強。
“您需要掛號么?建議去自助服務掛號區掛號,我帶你過去。”“你需要掛什么科室,請從這邊走。”在門診大廳,醫護人員馬國琴正忙著為前來就診的患者指引掛號窗口,或帶患者去自助掛號機掛號。從幫助患者建檔辦卡、充值繳費、掛號就診,到安撫情緒、普及知識,每天相同的工作流程、重復和話語要上百次。 讓信息跑在患者前面,用主動作為贏來患者口碑。為了減少患者等待就醫時間。縣人民醫院還推出了微信便民服務,患者只需要通過微信關注“西吉縣人民醫院”公眾號,綁定身份證就能實現網上預約掛號、就診、繳費等項目。
在放射科的遠程醫療會診室里,副主任醫師王進虎正在對震湖鄉衛生院上傳的胸片進行會診,隨后將主治意見和治療方案再通過遠程會診平臺反饋過去,整個流程用了不到10分鐘時間,讓在震湖鄉的老百姓得到了縣城醫院更先進、更專業地診療。在創建三乙醫院的過程中,縣人民醫院成立工作專班,實時查看遠程診療平臺上各鄉鎮衛生院上傳的信息,第一時間進行專家會診、反饋治療方案。與以往相比,智能化、網絡化的服務既節省了患者往返的時間,又減輕了患者經濟負擔。
改善醫療服務,核心是以患者為中心,從“看不上病”到“能看上病”再變成“看得好病”,復雜疾病更需精準治療。在創建三乙醫院過程中,縣醫院著力加強醫療能力和服務建設,新購置導管室DSA數字血管造影機高端設備,新開展了冠脈造影術、動靜脈導管置入術等項目,為患者進行精準治療,實現第一時間、第一地點、第一速度、第一效果的治療,為病人搭建起“生命的高速路”。 醫療服務質量好不好,患者最有發言權。去年6月14日,家住在涌金小區的馬栩突然出現胸悶、胸痛癥狀。在縣醫院被診斷為突發心肌梗死,生命垂危。時間緊、任務重,心內科主任王維強第一時間運用新設備進行手術,成為縣人民醫院首例自主完成冠脈造影術的手術者。
縣人民醫院作為我縣規模最大、設施最齊全的綜合性醫院,承擔著全縣40多萬群眾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和急危重癥搶救與疑難病就診、轉診工作。醫院以“三乙”醫院創建為契機,全力推進醫院標準化、精細化、數字化發展,為全縣老百姓提供了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