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開始村里就組織我們來大量挖紅蔥,一天100元的工錢,從昨天到現在挖了幾千斤,說是有大客商要的蔥多,估計得挖個十幾天。”6月1日,雨后的西吉縣火石寨鄉石洼村,土壤綿軟,村民柯女兒瞄準地方,踩一腳鐵鍬,一棵紅蔥便連根帶起,身旁的伙伴迅速歸攏后捆綁在一起,放置地頭,等著裝車送去縣里。
馬剛(左)與張利軍簽署進貨協議
“看到媒體發的報道消息后,客商聯系我們。我們實地挖了些蔥給客戶拍了視頻,看了紅蔥的質量,銀川和蘭州兩地菜商當即就表達了采購意愿,按1元1公斤的價格,初步采購5萬斤。”石洼村村委會的辦公室里,西吉縣農耕記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的負責人張利軍正準備和石洼村村支書馬剛簽署進貨協議。“現在我們一天挖3000到4000斤,銀川的客商3天就來拉一趟,我們還在繼續擴展外銷渠道。”
村民將紅蔥歸攏后捆綁在一起
5月30日,寧夏日報客戶端《西吉貧困村400多畝紅蔥滯銷 村民急盼銷路》報道發表后,馬剛的電話就沒斷過。“今天早上趁著下雨我和駐村扶貧隊的工作人員還去了趟市里,固原市商務局的同志給我打電話說聯系了市里的大型商超,我們和人家對接了一下,這兩天就要來采購。”跟頭兩天愁容滿面的樣子相比,現在的馬剛眉頭舒展,說起話來滿面笑容。
村民采挖紅蔥
石洼村因地形、土壤、氣候等條件,種植的紅蔥莖壯味濃、品質上乘。2018年,為了發展特色產業,帶領村民增收脫貧,石洼村流轉整合土地800多畝,由村里的合作社組織統一運營管理,建檔立卡戶以務工的方式參與種植紅蔥。
今年,由于疫情影響,石洼村很多村民不能外出務工,開春之后,村民想把地收回去種馬鈴薯。無奈之下,馬剛只得把300多畝蔥用旋耕機直接旋進地里做了肥料,“當時是把希望種到地里了,旋的時候我都沒敢去地里,害怕看著心里難受。”
新鮮的紅蔥被整齊擺放在地頭
“昨天我們也已經與縣里的商戶、企業進行了對接,縣里的兩個蔬菜批發市場,好又多、華聯、中科等超市都將開始幫助石洼村進行紅蔥銷售。”西吉縣商務和工業信息化局負責人王斌介紹說,通過鼓勵引導各餐飲服務單位、超市、商場等個體戶在質量、價格等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本地紅蔥,持續幫助貧困村解決紅蔥滯銷難題的同時,也保證讓商戶買到高質放心產品。
將紅蔥裝車運送至縣城
“今年我們的反應慢了,耽擱了些紅蔥采銷的寶貴時間,現在通過政府、媒體,村里和這些企業搭上了線、架起了橋,以后的銷路一定早早對接好。”馬剛表示,下一步要學會通過自產自銷或與市場販運大戶聯營等方式銷售當地農特產品,讓村里的農產品產得出、賣得掉、不愁銷,把日子過紅火,爭取早日摘掉貧困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