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全區各級各類醫療戰線工作人員再次沖鋒在前、逆行而上,筑起健康防火墻。在他們背后,同樣有一群人,默默為他們做堅實的后盾,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勇往無前。
最近一周,自治區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肖蕾蕾和同事們全天候駐院工作,主要負責密接人員、次密接人員、封控區群眾及紅碼黃碼人員的接診救治等工作。“工作量大,患者情況復雜,大多是涉疫區域群眾中的危急重癥患者、孕產婦等,我們不僅要及時處理好患者的病情,還要做好疫情期間的服務工作,住院患者的生活必需品、每餐飲食,都由我們負責購買、發放。當然,負責封控區域群眾就醫,要求和在方艙醫院、隔離病區同樣的嚴格,我們必須全副武裝做好三級防護才能開展工作。”肖蕾蕾說,由于工作繁忙,每天她都忙到凌晨。
肖蕾蕾的愛人是銀川市體育局的工作人員,最近也在封控社區做志愿服務工作,兩口子都吃住在單位,有時候忙得連通話的時間都沒有。“每當這個時候,我是完全照顧不上家里的,還好,有媽媽的鼎力支持,媽媽就是我們能放心沖鋒抗疫一線的堅強后盾。”肖蕾蕾告訴記者,自從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到現在,家人已習慣了她不打招呼隨時“失蹤”,更深知只要有疫情出現,她一定會義無反顧地沖在一線。肖蕾蕾的媽媽主動幫她安頓好“大后方”,照顧孩子飲食起居和上下學。“其實媽媽知道我工作的環境也非常危險,每天她都會特別認真地看新聞,及時關注疫情動態。但她從不多說什么,只會在晚上估算著我有空閑時才給我打電話,叮囑我做好個人防護,不要累垮了身體。真的很感謝媽媽!”肖蕾蕾說。
疫情就是命令,每位戰斗在抗疫一線的“逆行者”,全力以赴投入戰斗,每一位“逆行者”的家屬,都給予一線“抗疫戰士”們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車隊隊長瞿濤告訴記者,根據自治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和自治區衛健委的安排部署,醫院已先后派出負壓救護車、移動核酸檢測車、移動CT醫療車等4臺車輛前往中寧縣開展抗疫工作。
“負責轉運患者的車輛,每天至少要從中寧到銀川跑三個來回;移動醫療專用車是前天晚上接到任務出發的,每天都需要工作到深夜。這些同志都非常敬業,疫情發生以來,24小時待命,說走就走,再苦再累也毫無怨言。”瞿濤說,“這些同志的家屬,也對抗疫工作給予了最大的支持和理解。王慶華,半夜接到任務,迅速到崗開車前往中寧。董帥,前段時間馳援同心縣抗疫工作,在高風險地區持續工作了一個月,這次馳援中寧,依舊二話不說就上一線。他們的父母已經年邁,但都表示:兒子奔赴抗疫一線,讓他們既擔心又驕傲,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我們不能拖他的后腿,堅定支持他去抗疫一線‘戰斗’!”
“疫情當前,你在前方打硬仗,我在后方守家園。”中寧縣利新綜合樓居民崔英這樣對在衛健局工作的愛人說。疫情使他們相隔兩地,但全家同心,通過各自堅守陣地的方式并肩戰“疫”。從9月20日開始,崔英的愛人就駐扎在封控區域,負責隔離區患者的轉運、巡查等工作。身為教育工作者的崔英,在家里通過寧教云平臺為學生錄制英語直播課,配合學校和教育局做好學生的核酸檢測排查工作,對封控在家的學生及時進行心理輔導,同時照顧兩個孩子在家上網課。讀六年級的女兒尚倩羽,已經有一周沒見到爸爸了,她給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爸爸手繪了一幅超萌的抗疫圖,圖上寫著:爸爸加油!寧夏必勝!她還錄制了一段視頻,號召同學們共同致敬抗疫人員:“這些天,有多少‘白衣天使’和‘紅馬甲’舍小家、為大家,義無反顧奔赴抗疫一線,全心全意守護著我們的生命安全。雖然我很想念爸爸,但是我為爸爸感到驕傲!我呼吁所有小學生,在這樣的特殊時刻,要學會自律,做好個人防護,不讓病毒有可乘之機;要好好學習,讓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爸爸媽媽們放心、安心,我們共同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抗擊疫情,有你有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奮戰在一線的每一位逆行者,都離不開家人的理解、支持和奉獻,他們和家人攜手并肩,同甘共苦,互相鼓勵,堅守防線,共同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不懈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