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吉縣通過實施“兩個帶頭人”工程,涌現出一大批年輕有為有擔當的好青年。在西吉縣平峰鎮沙洼村邵川組,就有這樣一個年輕人,十多年前他是優秀士兵,如今,他建起的西吉縣邵龍養殖專業合作社,華源農夫山莊,數百畝淡水魚養殖基地等,讓自己的創業經驗帶動更多鄉親走上致富路。
2009年12月,邵偉從南疆軍區某師退伍返鄉,看到仍然貧窮落后的家鄉和鄉親們拮據的生活狀態,便對自己的人生做出了一個大膽的規劃,決定采取合作社+農戶+農家樂+鄉村旅游的發展模式,充分挖掘現有使用資源,讓自家致富,讓鄉親們脫貧。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他全力動員村民王彥、張興玉、楊小林等20余戶,注冊成立了西吉縣邵龍養殖專業合作社。2015年,在家人朋友的極力反對、鄉親們的冷眼相對下,他東奔西走,堅持貸了10萬元的兩年貼息貸款成功承包了村里的邵川水庫,辦起了淡水魚養殖,開啟了自己人生的創業道路。以休閑垂釣為主的華源生態農夫山莊也自此誕生了。
近年來,在平峰鎮沙洼村邵川組,數百畝大的邵川水庫在陽光下閃閃發亮,越來越多的村民找邵偉要加入合作社,養殖淡水魚。邵偉作為邵龍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和華源農夫山莊的負責人,從未將前來想加入合作社的鄉親們拒之門外,而是給予自己最大的熱情和幫助指導。在他的帶動下,西吉縣邵龍養殖專業合作社、華源農夫山莊的名氣越來越大了,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鄉親們異口同聲地說:人民子弟兵,任何時候都不褪色。
邵偉說:“退伍以后,我本想在城里找個活,但總感覺沒有根。在城市里打工,總是如蓮蓬一樣漂浮著,不踏實,就想回家鄉闖一闖,自己也有個家鄉情懷,感覺家鄉的舞臺還是比較大的,自己也能施展得開,就選擇了回家創業。”回到家鄉的邵偉一下子就瞅準了村里的水庫,開始嘗試辦起淡水魚養殖的營生。說起來容易干起來難。水庫承包下來了,但怎么養魚又讓邵偉頭疼不已。于是,他走遍周邊水產養殖基地,向人家討教,并購買了大量關于淡水魚養殖技術方面的書籍學習,在網絡上學習。2016年3月,終于從賀蘭縣訂購了第一批魚苗,投放到了水庫。邵偉在水庫旁搭起一個茅草帳篷,如同呵護一個新生嬰兒似的,白天黑夜地守護在水庫邊上。兒子的執著,終于感動了父母和家人,全家老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這個水庫中的每一條小魚苗上。深秋的夜風吹過,水面上波光點點,邵偉不停地在岸邊祈禱,祈禱它們能變成一朵朵盛開的浪花。雖然因首次養殖淡水魚,缺乏應有的技術和經驗等原因,第一批投放的魚苗死亡率高達20%,但經計算對比,還是比一年種地、打工的收入高出很多。這就更堅定了邵偉的想法。隨著養殖技術提高和經驗的積累,第二批、第三批投放魚苗的死亡率大幅降低,邵偉及全家人、合作伙伴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隨著垂釣、游客數量的倍增,為了給大家提供食宿方便,經邵偉與家人及合伙人商議,又嘗試辦起了以燒烤、農家飯菜為主的餐飲業,在增加合作社、山莊收入的同時,也為鄉親們提供不出門打工掙錢的機會,輻射靜寧、會寧、平涼、定西等周邊地區。2020年疫情期間,山莊基本處于停業狀態,在合作社和山莊就業農戶面臨失業的情況下,邵偉多次與相關政府部門協商,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前前后后舉行了兩場垂釣比賽,從根本上解決了失業農戶的就業問題,也為周邊群眾提供了新鮮的、放心的、綠色的魚肉。
2017年,邵偉被平峰鎮黨委政府評為 “優秀致富帶頭人”, 2018年,華源農夫山莊被固原旅游局評為“三星級農莊”, 2019年,華源農夫山莊被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評為“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示范點”。
邵偉說:“今天,他取得的這點成就,都是政府、父母家人、鄉親們支持的結果,自己創業的路還很長,一定要繼續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繼續把部隊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著力搞好企業經營發展,傾心公益事業,用新的工作業績繼續回報國家、回報社會、回報村民、為軍旗再添光彩。”
如今,在邵偉的帶領下,西吉縣邵龍養殖專業合作社和華源農夫山莊已發展成為擁有179畝的養殖基地,年收入達110萬元的集休閑旅游、垂釣養殖、民宿餐飲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示范企業,有不少村民成為了經驗豐富的養殖、經營能手,村民們的腰包鼓起來了,邵偉帶領鄉親們發家致富的愿望也在一步步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