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點落在火集村的大地上,火集村黨支部書記火彥紅開車來到農田邊,一下車就蹲在了剛出苗的芹菜地里。“好??!苗子剛長出來,就有了這場降水,今年不用補苗了?!被饛┘t說。
火彥紅在地里查看芹菜出苗情況。新華社記者靳赫 攝
火集村位于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將臺堡鎮。以前,村里很難找出像樣的產業,村民想多掙錢,主要靠外出打工?!按迕駛兡昴攴N地,富起來的卻很少,村里還出現過土地撂荒的問題。這歸根到底是‘單打獨斗’的生產方式跟不上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被饛┘t說。
2021年,火集村“兩委”提出聯產構想,引導村民將部分耕地整合成集中連片的大田,統一進行種植規劃、農資采購、機械作業和上市銷售等,而日常的田間管理工作則由村民自行完成,收益依然歸村民所有。村民不愿種的土地,則流轉給村集體統一經營。當地干部群眾將這種模式命名為“聯產單干”。
此時,規?;a的好處顯現出來。農資集中采購讓各種農資價格打了個折扣,連片作業也讓機械作業費從每畝80元下降到50元,就連灌溉用水量也因統一安裝了滴灌設施而減少,全年畝均種植成本比散戶種植減少20%以上。更重要的是,由于蔬菜產量上了規模、對市場把握精準,客商們也紛紛跑來對接購銷,火集村的蔬菜賣出了好價錢,2021年,種植戶戶均收入超過9萬元,村集體經濟收益也達到23萬余元。
“聯產單干”模式見了效益,更多村民主動找到村干部要求加入,全村蔬菜種植面積擴大到1600余畝。2022年,火集村實現種植戶戶均增收5萬余元,村集體經濟收益達27萬余元。
“2021年我跟著村集體種菜凈掙16萬元,2022年擴大種植面積后,凈掙20萬元。這在幾年前我連想都不敢想?!贝迕裎母患t說。
將臺堡鎮黨委副書記馬宏雄說,“聯產單干”模式以村集體為紐帶,將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起來,是一種帶動群眾實現共同富裕的創新實踐?;鸺宓膶嵺`取得成功后,周邊的幾個村子也開始試行“聯產單干”。
今年,火集村探索的步伐還在繼續。村集體和山東、湖南的客商簽訂了900畝的購銷訂單,并按客商需求種上了四季豆和彩椒,訂單化種植模式在火集村正式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