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描二維碼,進入“元宇宙”展館,就可以通過虛擬“數字人”線上參會、觀展,這是2023中國算力大會通過“5G+元宇宙3.0”數字技術帶來的全新線上展會體驗。而現實中,“算力”的神奇同樣已滲透到生產生活和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中國算力大會期間,記者走進會議舉辦地寧夏的城市社區、田間地頭和企業車間,探訪“算力”如何升級傳統產業、改變百姓生活、賦能高質量發展。
“算”出生產力:塞上的“云上種植”“智能車間”
“空氣溫度33.5℃,風速2.3M/S,土壤濕度15%……”寧夏西鴿酒莊種植技術總監張繼豐坐在辦公室,70公里外葡萄園的各項數據,就通過智慧農業控制系統實時傳送到手機上。
西鴿酒莊擁有葡萄園3萬余畝,用傳統人工方式采集相關數據,費時費力。因此,酒莊和院校合作開發了智能化葡萄園管理系統。這一系統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管理平臺,可以對葡萄園的空氣溫度、風速、土壤濕度等實時監測和分析。“系統內的數據非常精準,為葡萄園田間作業提供了科學依據。”張繼豐說。
西鴿酒莊的智能化葡萄園管理系統。新華社記者 張亮 攝
寧夏區域位置獨特,氣候資源干冷,風光綠能充足,是發展大數據和云計算產業的優選之地。目前,寧夏已有18個大型數據中心落地。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副主席買彥州說,借“東數西算”的東風,寧夏聚焦打造西部算力之都,不斷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持續推動數據賦能各行各業轉型升級。
從“云種植”到“云養牛”,從“數字灌溉”到“智能車間”,寧夏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多角度、全鏈條改造,顯著提高了全要素生產率。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是控制閥領域企業,近年來加速轉型。機床聯網、車間上云,吳忠儀表打造數字化“透明工廠”,使其運營成本降低14%,生產效率提高30%,研發周期縮短40%。
據買彥州介紹,本次算力大會,各方累計簽約戰略合作協議36個,金額1571億元,簽訂投資項目合同45個,金額832億元,將助力數據和算力產業更廣泛深入到各個領域,持續催生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
“算”出便利:數據串起美好生活
銀川市民吳女士想去北京同仁醫院看眼部疾病,偶然間,她聽說銀川市有一個遠程診療中心,她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來到這里。“銀川市國家級專家遠程診療中心”很快就聯系到了北京同仁醫院青光眼科的副主任醫師。
為吳女士“云端”請來北京專家的“銀川市國家級專家遠程診療中心”是寧夏“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項目之一。該診療中心運行以來,已有超過900位國家級專家與銀川本地專家團隊合作治療病患3200多例。
城市治理也可利用大數據。銀川市交警部門在治理城市道路擁堵時,依托大數據和強大算力支撐,研發出智能化信號燈配時優化模型。在銀川市主干道賀蘭山路一段容易發生擁堵的路段,經過建模優化后行車通過時間減少了20.3%。
“以前我們計算配時都是民警開著車一趟趟地實地測,大數據建模實現了交通治堵向精細化、智能化轉變。”銀川市公安局交警分局科技科民警桂晶說。
銀川市市長陶少華說,銀川市搶抓國家東數西算的戰略機遇,以數據的“聚、通、用”為關鍵,在教育醫療、生態保護、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領域形成了智慧應用場景矩陣模塊。
“算”出“增長極”:新賽道上勇當先
從傳統觀念來看,干旱寒冷、沙漠戈壁等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利因素。但大數據和算力行業的異軍突起為中衛、銀川等地提供了“換道超車”的絕佳契機。
在寧夏譽成云創數據投資有限公司的數據中心,外賣平臺美團的4萬多臺服務器在這里安靜運行。“像美團這樣的外賣平臺需要大量服務器來存儲數據,我們數據中心的機柜租賃價格便宜,能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寧夏譽成云創數據投資有限公司業務部經理李志剛說。
雖然已經在數字經濟上邁出一步,但像譽成云創這樣的數據業務仍是比較低端的機柜租賃。從“東數西儲”到“東數西算”,中衛市去年開始不斷謀求數字場景、數字應用和數字交易的突破。
在抖音平臺上,“一禪小和尚”憑借可愛智慧的動畫形象,擁有4000多萬粉絲。這些動畫形象的技術提供方——北京中科深智科技有限公司的數字人自動化建模、渲染等全鏈條業務,部分已經落戶中衛的寧夏西云算力科技有限公司。
“去年我們尋找數字人渲染方案時,開始與西云算力合作,今年將合作范圍擴大到人工智能訓練、推理等多個領域。”北京中科深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宋健說。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寧夏全區數字信息產業產值增速達26.2%,“數在云上算”正成為引領寧夏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