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老年旅游,我腦海中首先蹦出的兩個字就是—— 活力!”銀發經濟催生出新業態,孕育出新機遇。“目前,一批有知識、有能力、有時間且有意愿走出去的老年人,正成為自駕旅游和旅居康養的主體人群。”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在接受“學習強國”記者專訪時,就銀發浪潮下老年人出游的新趨勢、新保障作出了解讀。
從呼倫貝爾大草原到“此生必駕318”,從云南洱海邊到海南沙灘上,高山、大漠、海島、冰川,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不再囿于常年生活的地方,而是把晚年生活的方向盤握在自己手中,車輪印跡遍布大江南北。他們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生活里不再只剩下“抱孫子”“帶娃”,而是積極走出家門,去體驗不一樣的城市煙火,去描繪理想中的鄉村畫卷,去追尋生活的美好與遠方的風景。“像浙江德清莫干山、福建東山島、云南大理和西雙版納等地,形成了幾個典型的旅居康養聚集地,許多老年人擁有了自己的‘第二住宅’,甚至成為‘第一住宅’。”他們開心地當著“冬南夏北”的候鳥,在常住城市與旅居地之間自由穿梭,展現出當代老年人獨特的活力。
銀發專列:貼心服務助力安心出行
為滿足老年旅游日益增長的需求,銀發旅游專列這一新興業態應運而生。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鐵集團等九部門近日聯合發布了《關于增開銀發旅游列車 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行動計劃》,鼓勵各界力量加入,對一批綠皮火車進行改造——銀發旅游列車不僅設有臥鋪車廂、行李車廂、餐車和無障礙設施,還配備醫療車廂和娛樂社交車廂。戴斌委員解讀道:“這充分考慮了老年人‘慢游’和‘漫游’的實際需求,也慰藉了他們在高鐵時代依舊保有的對綠皮火車的深厚情感。”這樣的銀發專列為老年人打造了一個舒適、便捷、充滿樂趣的出行環境,讓列車上的“慢時光”成為老年人展示才藝、體驗非遺、交往互動的愜意空間。
市場與科技:雙向賦能老年旅游
“老年旅游市場的蓬勃發展,不僅讓旅游市場更加厚實,也反過來推動了旅游產業的創新與升級。”戴斌委員表示,從供給側和市場需求的雙向發力,能夠進一步激發老年專項旅游市場的潛力。一方面,政府對一些年旅客吞吐量較小的機場城市給予航線補貼,旅行商可將這部分補貼用于便利消費者,吸引更多老年人前往旅游;另一方面,目的地政府也為銀發旅游專列的聯盟體提供了諸多優惠政策,如住宿補貼、免門票和相應的接待禮遇等。同時,國家推出的“一省一列”鐵路旅游專項政策,得到了交通運輸部和國鐵集團的大力支持,通過鐵路調圖等措施,充分利用綠皮火車承運老年專項旅游,確保老年旅游在交通方面的需求得到充分滿足。
談到科技賦能文旅市場,戴斌委員對機器人、機器狗等現代科技進入旅游業持樂觀態度。他說,雖然像AI數字旅游、養老機器人、無人駕駛低空飛機等新生事物全面走入大眾生活尚需時間,但科技革命和裝備裝具的更新已給旅游方式帶來了深刻變化。“旅游從業者要看到,不管是否接受,未來已來。”但是,機器不能完全代替“人對人、面對面”的服務,希望旅游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加強交流,秉持“科技向善”的原則,共同探索科技在旅游中的實際應用場景,為老年人等游客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個性化的服務。
監管與保障:守護老年旅游消費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銀發經濟展現活力的同時,老年人也可能因信息差而遭遇消費陷阱和旅途不愉快。對此,戴斌委員強調了聯合執法的重要性,提醒老年人在出發前要加強對旅行社資質的審查,特別是出境游資質。監管部門也要重點關注互聯網平臺和社交媒體的“直播帶貨式”旅行產品銷售,防止一些無法提供有資質旅行社服務的賬號和短視頻背后存在市場違規操作,侵害到消費者權益。對于強買強賣、誘導消費、擅加消費項目、自駕不服務、價格“背刺”等現象,市場監管部門、物價部門、文旅部門需加強聯合執法,對此類行為從重處罰,為老年旅客鋪就舒適安心的旅途。
“未來,旅游業將朝著游客滿意度高、發展動能新、市場主體競爭力強、國際影響力大的方向發展”,普惠旅游也將更多觸達廣大城鄉居民,包括農村居民、老年人、殘疾人在內的旅游活動都將得到相應促進。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銀發經濟浪潮將在新時代激蕩出更具活力的浪花,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奔騰而去,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