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擺酒席宴親朋,明撐面子暗吃虧;婚喪從簡樹新風,脫貧摘帽中國夢。”近一段時間,在西吉縣新營鄉紅莊村文化大院流傳的這首“村規民約七字歌”,見證著西吉縣村規民約“規”出的好景象、“約”出的新風氣。
田坪鄉黃岔村過去環境衛生沒人管,群眾衛生觀念差,畜禽到處跑,糞便隨處拉,走到村口就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為從根本上改變臟、亂、差現象,黃岔村兩委制定了村規民約,建立了門前三包責任制,實行公共場所“六不準”,完善了廁所、畜禽圈舍建設布局規劃,成立了鄉村衛生清潔清運隊。如今,走進黃岔村,隨手丟垃圾的現象變少了,村莊道路干凈了,共同維護環境衛生的意識提高了,一個整潔美麗的黃岔村出現在人們面前。
近年來,一些鄉村大操大辦之風日盛,形成了相互攀比、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人情債、份子錢越來越多。一年下來送人情就得五六千元。”新營鄉紅莊村黨支部書記伏文杰說起人情債時一臉無奈。村里成立紅白理事會后,制定了村規民約,號召廣大村民大膽向“大擺宴席”說不。紅莊村從原先每桌500元的婚嫁宴席標準降到現在的每桌100元,既遏制了大操大辦宴席之風,又減輕了農民負擔,大家都把精力放到了脫貧攻堅奔小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