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介紹
丁萬錄,1964年6月出生,西吉縣吉強鎮人。北方民族大學教授。曾任文旅系副主任、中國少數民族史和專門史碩士點導師組組長、《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等職。主要從事中國北方民族史及回族歷史文化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丁萬錄是地地道道農民的兒子,雖然家境貧困,但父親支持他上學讀書的念頭從未動搖過。
1980年他從將臺中學畢業后,很幸運地被西北民族學院錄取為預科生,1981年如愿轉入他十分熱愛的歷史系,1985年畢業后被分配到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工作,參與歷史系籌建。1988年,西北第二民族學院歷史系開始招收三年制專科生,他與同仁合作開設“中國民族史”“中國回族史”等課程。
1988年底,國內頗有名氣的歷史學教授、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邱樹森先生擔任西北第二民族學院歷史系主任,籌劃學科建設及科研方向。丁萬錄以其對少數民族歷史的認識得到邱樹森教授的認可,被選為科研秘書,隨其左右從事科研工作。5年時間里,他個人的視野、學識及科研水平均有較大提高,參與撰寫《中國少數民族簡史》等著作。
2001年,丁萬錄晉升為副教授,同時被學校評為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2002年,歷史系更名為文化旅游管理系,由歷史學與文化旅游兩個專業組成。丁萬錄被學校任命為系副主任,分管教學科研工作。翌年底,他又擔負起全面行政工作。為進一步促進系教學工作,他組織教師分赴相關高校考察調研,對文旅系的發展方向和目標進行充分討論,確定了“將歷史學專業建成學校品牌專業,不求規模擴大,但求水平一流;適應社會需求,申辦管理學新專業”的思路。他向學校積極呼吁引進人才,幾年間引進了陳旭、楊蕤、晁天義、謝海濤等學術功底扎實、頗具科研水平的青年才俊,不僅使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批擲地有聲的科研成果引起國內同專業人士注目。
當本科專業有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時,學校的當務之急是申報碩士點,提高辦學層次。丁萬錄與同仁精心謀劃,以民族學學科下“中國少數民族史”為突破口,全力以赴論證學科發展形勢,研究成功的可能性及路徑,整合力量,精心準備申報材料。2003年,學校申報的“中國少數民族史”碩士學位點獲國務院學位辦批準,是西北第二民族學院第一個文科碩士點,幫助學校獲得了碩士點授權單位。2004年,隨著歷史學專業師資力量的增強,他積極響應學校號召,再接再厲,組織申報“專門史” 碩士點,由于準備工作扎實細致,在國務院學位辦專家匿名評審中獲得高分評價,并順利獲得批準。
對學生而言,丁萬錄既是良師又是益友。他十分關心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個性發展,在他的辦公室經常能聽到學生朗朗的笑聲。每逢節假日,他都會接到很多畢業生的問候祝福電話。他把學生的信任視為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這給我動力,也給我壓力,鞭策我努力提高自己的學識水平,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2006年10月,他調任學報編輯部,擔任《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主編。2007年12月,《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被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收錄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民族學類來源期刊”,跨入中國學術期刊重要行列。2014年,他因眼疾辭任學報主編職務,回到文史學院歷史系繼續任教,十年間兢兢業業,努力上好每一堂課,得到了本碩學生一致好評,被評為學生最喜愛的老師。
2024年7月,丁萬錄教授光榮退休。“我在北方民族大學工作了39年,這里就是我的家園,是我安身立命寄托工作生活感情之所。感謝數十年來歷史系及聽過我課的所有同學們,你們不僅是我的衣食父母,也是我不斷努力的動力。”他動容地說。
作為一個西吉人,他深深地眷戀著家鄉的親人和山水,關注家鄉的發展和進步。看到西吉遍繞丘陵山間的硬化公路,層層疊疊留住了雨水的梯田,漫山遍野蒼翠碧綠植被覆蓋的大地,一色氣派磚瓦房構成的整潔鄉村,太陽能熱水器和自來水入戶的山鄉農家……他深知,只有在黨和政府及家鄉人民數十年如一日的艱苦努力中,西吉才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
期望家鄉有更好的發展,是和像他一樣的家鄉人的最樸素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