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時至,萬物知曉。
春雷陣陣,百草返青。
愿歲月靜好,國泰民安。
今日17時37分,迎來“春分”節(jié)氣,這一天,太陽到達黃經(jīng)0度,晝夜長短平均。之后,北半球白晝逐漸增長,黑夜越來越短,氣溫逐漸升高,也意味著,春天來了。
春天,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季節(jié)。暖風迎面,桃紅柳綠,草長鶯飛,萬物復蘇,簡直占盡了所有充滿美好的詞語和詩句。春天像一位輕柔的女子將冬的寒意輕輕地推開,又像一個俏皮的小女孩一樣,躲著迷藏讓人不易發(fā)覺,等發(fā)覺的時候她已經(jīng)悄悄地讓萬物復蘇。
春分是輕聲的呼喚,將世間萬物喚醒。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寒意已去,春分將至。世間萬物像被施了魔法一樣,冰河解凍、草木發(fā)芽。山上桃花灼灼,梨花也爭相開放,就連那早鶯和飛燕也來湊熱鬧,爭著暖樹,啄著春泥。萬物復蘇,一派春意盎然。
春分是樂于分享的孩子,將細雨和暖風毫無保留的拿出來分享。
“春分花間處,潺潺雨點聲”,春分將雨也變得溫柔了許多,春雨蒙蒙,如牛毛和花針一般飛灑著,瀟灑自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是春雨的灑脫;而風也是“吹面不寒”的暖風,暖風吹到臉上感受到愜意,感受到舒適。如果你在梨樹邊,還能聞到被春風輕送地陣陣梨花香,閉上眼睛感受,簡直就是春風帶來的恩賜。
春分是萬物新生的開端,蘊育著勃勃生機,更充滿著無限希望。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對于春分的民俗也有很多,其中放風箏便是最古老的春季活動,小孩子們奔跑著,在春風的吹拂下放飛風箏,放飛希望。“春風到,蛋兒俏”,立蛋也是春分節(jié)氣傳統(tǒng)的活動,在江南地區(qū)還流行犒勞耕牛、祭祀百鳥的習俗。還有些地方在春分這天采摘春菜,祈求家宅安寧。這些民俗都體現(xiàn)著中國人民對自然節(jié)氣的一顆敬畏之心。
春分是奮斗的號角,是破土而出的希望。
春分時節(jié)農(nóng)耕繁忙,在廣闊的土地上,撒下希望,等待收獲。我們國家正值兩個一百年的交匯處,正在新時代的春天里,風雨無阻,不斷奮斗,在新時代的春天里奮進不息,灑下艱苦奮斗的汗水,終將迎接幸福甘甜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