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好比千姿百態的花朵。尊重每一朵花的時令,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差異,用心陪伴,靜待花開。”這是在特殊教育崗位上任教10年的李彩琴常說的一句話。正是由于她的無怨無悔、默默無聞,今年榮獲“全縣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走進西吉縣特殊教育學校聽障四年級教室,李彩琴正在靈巧而又熟練的用手語比劃各種安全知識,孩子們也積極的用手語與老師互動。10年來,李彩琴就是這樣靠手勢、眼神和口型的交流給學生上課。
2010年,23歲的李彩琴從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考上特崗進入王民鄉小灣小學工作。2011年選調到西吉縣特殊教育學校執教,今年是她來到特殊教育學校的第十個年頭。提及當時為何選擇了特殊教育專業,李彩琴平淡而務實地回答說“感覺這個專業比較好就業”,但是能夠在特殊教育崗位默默堅守10年也正是需要這份平淡而務實的心。
24歲的李彩琴剛到特殊教育學校困難重重,孩子們自閉不愿溝通、沒有自控意識、沒有生活能力。雖然李彩琴手語比劃的飛快熟練,但臺下的孩子們卻始終無動于衷。
李彩琴說,剛進入這所學校的時候,我帶的第一屆學生是五到六歲的幼兒聾童。剛進入這個學校他們還很小,每一個臉上都非常稚嫩,感覺我和他們無法溝通,他們也不會說,我也不會給他們說,上廁所甚至都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怎樣溝通。
作為一名教師,聽、說、讀、寫在李彩琴的教學中變成了看、比、摸、寫,直觀教學法成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巧。于是李彩琴一個口型反復演示,一個手勢反復比劃,一個動作反復演練,盡可能地讓孩子們多讀、多看、多寫、多練,直到完全學會。
李彩琴說,我把他們領到廁所之后,我給他們教手語說:WC這是上廁所的手語。給他們教會之后,讓他們排隊上廁所,出來以后給他們教排隊的手語,他們還不懂。但是我把這個手語,每天貫穿每天貫穿,一直到這學期結束。吃飯我領到食堂,邊吃邊給他們打手語,慢慢之后,經過一學期或者一年之后,他們對這些基礎手語比較掌握。
聾啞孩童想要接受聲音訓練,只有從觸摸開始。為了讓孩子們學會一個正確的發音,李彩琴要上百上千次地張大嘴巴,讓孩子們看她的口型及舌頭的變化,并撫摸感覺聲帶的顫動,從中體會發音規律。
李彩琴說,后來開始教他們發音,從剛開始的啊,讓他們先張嘴,讓他們觸摸老師的脖子,把他們的手放在老師的嘴巴旁,讓他們感受到氣流。然后他們感受聲帶的振動,感受是鼻腔發音還是口腔發音,一步一步地慢慢感受,把他們的小手拉到老師的脖子上,把老師的手放到他們的脖子上,讓他們互相感受。
日復一日地訓練逐漸打破這些特殊孩子們的靜謐世界,自閉癥孩子們慢慢開始學會溝通,行為異常的孩子們有了自控意識,智力障礙的孩子們生活能力明顯提升。每一點微小地進步,都會讓李彩琴多一分職業自豪感。
李彩琴說,經過長年累月他們發生了變化,他們或許會跟咱們交流幾句話,或許他們會發一個“媽媽”的音、“爸爸”的音,家長聽了都非常感動,我們也有收獲,感覺非常有幸福感。
雖然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不像別的教師那樣桃李滿天下,但是看到培養出來的孩子們學有所成,李彩琴的心里充滿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李彩琴說,從教十年,有些學生上了高中,有些學生學了美容美發之后自己開了店,有些學生學了廚藝自己開了蛋糕房,還有些學生打籃球非常厲害,到了高中成了體育生。看了這么多學生這么好,我也非常的高興,非常的自豪。
走過10多年的特殊教育生涯,李彩琴慢慢發現,在愛和專業之余,面對這些“特殊世界”的孩子們,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堅守,用最大的耐心等待最美的花開。
李彩琴說,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給他們教更多的知識,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自主獨立的走向社會,融入社會,這就是我作為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我感覺這份職業,耐心細致責任,再耐心再細致再責任,就是我一直堅持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