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一般診斷一個人是否患有糖尿病,需要測兩個血糖。 1、空腹血糖 指早餐前,空腹狀態(tài)測的血糖。監(jiān)測空腹血糖時要求前一天晚上要吃晚飯,晚餐后夜間不要再進食,否則會影響空腹血糖的測定。 2、餐后兩小時血糖 指從進食開始算,餐后兩小時監(jiān)測血糖。如果空腹血糖>6.1或者餐后兩小時血糖>7.8,但是沒有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這種情況被稱為“糖尿病前期”。 處于糖尿病前期者每天都可能變成新的糖尿患者,因此“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是預防糖尿病的重點人群。 糖尿病前期的危害 發(fā)生糖尿病的風險增加,33%-65%的患者最終會進展為糖尿病。 心腦血管疾病、視網(wǎng)膜病變、腎臟病、腫瘤、癡呆、抑郁癥等疾病的患病風險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如何控制疾病發(fā)展? 糖尿病前期患者通常以生活方式干預為主,通過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適量運動、限鹽、控煙、限酒、心理平衡等達到改善血糖的目的。 1、合理膳食 糖尿病前期患者要注重均衡飲食,控制總熱量攝入,同時也要保證營養(yǎng)豐富。多吃粗糧蔬菜等高纖維食物,少鹽少糖,少吃高油脂的食物,采用植物油烹飪,增加不飽和脂肪酸攝入,控制不理想時可選擇低升糖指數(shù)的食物。同時不建議吸煙與飲酒,酒的熱量也算入總熱量。 2、適度運動 增加日常活動量,超重及肥胖患者一定要減輕體重。有條件的情況下選擇跑步、游泳、自行車、健身操等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且保證每周至少3次,每次>30min的中等強度運動。特別是長期在辦公室的人,要減少靜坐時間,間隔放松一下。 3、定期檢測 糖尿病前期患者也應該定期關注自己的血糖變化,如果經(jīng)過6個月的生活方式干預后,血糖仍然沒有變化,可能還需要藥物的介入。 同時,專家還建議,體形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應養(yǎng)成定期檢查的習慣,對糖尿病早期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將糖尿病的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