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袁世斌,1989年6月出生,西吉縣新營鄉人,北京愛德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建造師、BIM高級工程師。
袁世斌跟大多數農村孩子一樣,不甘于貧窮,帶著不服命運的沖勁,20歲便踏上了進京之路。這一年正好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出了北京西客站,袁世斌就被眼前宏偉的建筑和擁擠的人潮驚訝到了。當時的北京,為了迎接奧運到處是施工工地。他到北京正好也是下班的高峰期,從北京的西二環到清河加上換乘,公交足足走了2小時。那時候,因為年輕也不覺得累,在公交車上看著窗外,被北京的一篇繁華景象深深吸引。
袁世斌到北京的第一個晚上是在朋友租住的地下層度過的。人們都說沒有住過地下室的北漂不算北漂,袁世斌對此也深有同感。來北京后朋友帶袁世斌玩了兩天后,袁世斌就去學校報到了,開始了他的求學之路。邊學習邊打工,這是袁世斌直到2012年在北京的生活常態。2012年畢業后,他入職一家建筑企業。由于袁世斌學的就是建筑工程專業,在實習期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對公司安排的工作大多都是高質量完成。不到兩年時間就升了職,開始接觸業務談判。
作為一名來自西北農村的人,袁世斌骨子里帶的珍貴品質得到了很好的回報。在業務方面他虛心向公司的前輩學習業務技巧,在專業技術方面他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有了這樣一個好的基礎,便有了以后長期定居北京的規劃。
北漂者想留在北京有好幾個問題需要解決,第一個是住房問題,第二個是戶口問題。當時袁世斌對戶口還沒那么在意,想的是先把住房問題解決了再說。從那以后,袁世斌白天在公司干公司的業務,晚上利用自己的一些專業技能,通過網絡等渠道接一些圖紙設計類活兒,這樣就能賺到一些筆額外收入。那時候這個行業的工資不算高,盡管他當時已經是主管級別的職位了,但是想在北京購房置業還是只能望“樓”興嘆。不過有了自己的一些額外收入,就加速了他置業計劃的實施。
那時年輕,晚上畫圖畫到夜里三四點,躺下睡幾個小時,早上7點又去上班了,他都感覺沒有那么累。就這樣持續了半年,攢到了自己的第一筆10萬元。當時北京的房價還沒有現在這么高,去遠點位置交個首付也是可以的。但在一番考慮后,2012年的下半年袁世斌就買了自己的第一輛汽車。隨著時間的推移,從業務主管又到部門領導,業務上的成績也是節節高升,得到了公司領導認可與肯定。
就這樣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袁世斌實現了從公司普通員工到集團總經理的大步跨越,也實現了從有留京的念頭到成功留京的成功轉變。在北京生活學習的這些年,他感覺自己一直在不斷地蛻變與成長。他說:“雖說我在北京跟大多人一樣普普通通,但是作為一個來自小山溝里走出來的農村孩子,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自己已經深感滿足了。”
2014年,經朋友介紹,袁世斌與一位本地女孩喜結連理,同年,他們購買了在北京的第一套住房,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溫馨港灣。2016年,他們有了愛情的結晶。由于妻子是本地人,孩子也跟隨媽媽也加入了北京戶籍。2016年年底,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他們換置了海淀學區房。到2020年年底,憑借著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卓越的業績,袁世斌被集團正式任命為集團總經理,迎來了事業的新高峰。2022年,他受集團委派參與河北唐山大型綜合體房建項目,擔任負責人。在袁世斌的職業生涯中,有兩項工作令他倍感自豪。一是參與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噪聲治理,為國防事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二是參與北京市委宣傳部“十月文學”院改造,并當面向時任國家作協主席鐵凝作匯報。能夠得到如此寶貴的機會,充分展示了他在相關領域的專業能力和突出成就。
作為一個農民的孩子、一個出自小時候為吃飽穿暖發愁的家庭的人,袁世斌經常有危機感,沒有一絲松懈過,他一直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努力。因為他深知,只有擁有過硬的本領,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價值,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