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介紹
臘春紅,1975年5月出生,西吉縣馬蓮鄉人,現任寧夏大學新疆校友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容嘉秀韻創意空間創始人、藝術總監。
臘春紅于 1997 年從西吉中學畢業后考上了寧夏大學農學院園林系。畢業后,她在銀川一家園林公司工作了三年。2004 年初,她懷揣著夢想奔赴新疆,從此便一直投身于園林專業方面的工作。從技術員到資料員再到項目經理,從參與項目招投標直至晉升企業管理階層,在專業領域摸爬滾打的20多年里,都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工作期間考上了注冊二級建造師、國家園林景觀設計師二級,被評為園林工程師……閑暇之余,她堅持臨摹名家的繪畫書法作品,在筆墨丹青間感受藝術的魅力。這看似不經意的愛好,卻為她后來從事繪畫藝術工作奠定了堅實而良好的基礎。
2020 年秋天,臘春紅應邀在和田墨玉縣托格拉克村村委會的墻上揮筆繪制了《胡楊》與《昆侖魂》。當那飽含深情與力量、每一筆每一劃都凝聚著她的心血與汗水的畫作精彩地呈現在人們眼前時,引起了極其強烈的反響。人們被畫作中展現出的頑強生命力所震撼,她也贏得了一片喝彩。
來年春天,又應邀至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克州分行駐村工作隊村里進行鄉村振興、文化潤疆工作,壁畫繪制成為主體,自此業務如同繁茂的枝葉般不斷生長蔓延,迅速拓展到克州城市鄉村、喀什各地州縣市。2021 年,她毅然決然地告別過去,由原來的園林工程向繪畫正式轉型,踏上了藝術之旅的全新征程。
在南疆的三年時光里,臘春紅留下了800余幅總面積一萬多平方米的壁畫作品。每一幅壁畫,都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南疆的大地上。無論價格高低,臘春紅都帶領著團隊,將每一次創作都視為全新的藝術挑戰,精心雕琢。他們雖然速度不快,但力求出手即精品,以匠心獨運的精神,賦予每一幅畫以生命和靈魂。
在這三年里,臘春紅以文化潤疆為神圣使命,一邊在墻上繪制著宏偉的藍圖,一邊帶著當地村民參與到文化活動中去。她耐心地教孩子們畫畫寫字,一筆一劃地傳授繪畫、書法的要義,帶領農民美化、靚化庭院。尤其是喀什疏勒縣艾爾木東1村的五疆小院的建設,那是一場深刻的“變革”。她用藝術的力量,極大地改變和影響了村民,從內心深處、從思想根源上改變了他們的舊有習慣,讓曾經臟亂差的居住環境煥然一新,煥發出文明與和諧的光彩。2021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喀什分行駐園丁村工作隊授予“一山一水繪昆侖,學崖無盡情意濃”錦旗,2022年后年榮獲克州上阿圖什鎮“文化潤疆踐行者”榮譽稱號,2023年喀什疏勒縣艾爾木東鄉授予“畫藝使者”榮譽稱號。榮獲2023年度自治區級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這些榮譽是她這三年最好的見證。
畫家,這個在眾人聽來高雅、令人羨慕的職業,背后實則充滿艱辛。尤其是室外作業,真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儼然是背負著太陽艱難行走的人。夏日炎炎,很多時候必須戴著口罩,汗水如注般流淌渾身濕透,脖子仿佛被砂紙反復摩挲。尤其南疆的許多地方,跳蚤橫行,一咬便是一大片,紅腫難受,瘙癢難耐。他們就這樣忍受著、堅持著、全神貫注地創作著……
一點一滴的付出,一方一寸的創作,每天在太陽下揮灑流出的汗水,潤澤成一條奔流不息的藝術長河。它淌過喀什玉龍河,淌過克孜勒蘇河,在艾爾木東流轉,與天山雪水交流匯集,共同譜寫著文化潤疆的新篇章,奏響了時代的最強音。新疆日報、喀什日報、今日頭條、新疆文聯、喀什文聯、寧夏大學官網競相報道臘春紅的事跡。甚至于連她贈送友人的石頭畫,都登上了各個官網,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在臘春紅的心里,哪怕走遍千山萬水,月總是故鄉明。西吉這個浪漫而溫暖的名字,從小到大,一直聽老人們喋喋不休地念叨,西吉二字,時時刻刻響徹在她的耳邊、縈繞在她的心頭。無論是在那些艱難歲月里為了溫飽逃難到新疆的先輩,還是如今畢業到新疆工作的青年,亦或是交流到新疆的援疆干部,只要來自寧夏、來自西吉,那便是親人,便是兄弟姐妹。
臘春紅深情地期待更多的西吉人能到新疆感受巍巍昆侖,綿延天山。感受一眼萬年的賽里木湖清澈又明亮的寧靜和夕陽下的絢爛,去腳踏如毛毯般柔美的百里畫廊。去領略新疆別樣的西域風情,去感受那里廣袤土地上的雄渾與壯美。
就在稿件發布的前幾天,臘春紅接到了新疆農業發展銀行的喜訊,她的荷花作品《廉政清風》榮獲了喀什疏勒縣書畫藝術比賽一等獎,讓我們祝福她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