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撒文學,1980年2月出生,西吉縣興隆鎮人,現任巴依老爺餐飲公司副總經理。
一個廚師,能夠蘊藏多大的能量?當手中的鍋鏟感知著菜與火的溫度,一個廚師的珍貴價值在此時最能迸發出夢想的力量。這位廚師便是撒文學,一個皮膚黝黑、個子不高的質樸男人。他在寧夏出生,于新疆長大,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廚師,成長為如今巴依老爺的董事之一、出品總監。巴依老爺也從最初的80平米小店,發展到如今在全國擁有35家店面,營業面積接近20000平米,年營業額最高達3.2億的連鎖餐飲公司,這當中究竟有著怎樣一段令人稱奇的故事呢?
明明取了一個“有深度”的名字的撒文學,卻常常帶著憨厚的笑容說:“我沒什么文化,我的想法都很簡單,我只想做好我的新疆菜,讓全國人民都能品嘗到這獨特的美味。”
這個夢想的第一個機遇,便是讓撒文學遇到了摯友——肉孜買買提·依提,也就是巴依老爺的創始人明總。那是在2002年的一個平常日子,撒文學與明總的相遇看似偶然,卻又仿佛是命運的精心安排。兩人相識后,一番交談下來,竟發現彼此的愛好與夢想出奇地一致。撒文學被明總的激情和對新疆菜的熱愛所感染,他毫不猶豫地決定:加入明總的團隊,一起將巴依老爺的店做大做強,讓更多的人愛上新疆菜那濃郁醇厚的味道。一次偶然的不期而遇,一次坦誠的無意交談,撒文學便以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敢的決心將它轉化成一次難得的機遇,從此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撒文學的第二個機遇,便是遇到了一個前景廣闊的北京餐飲市場。那時的北京餐飲市場,對于初來乍到的撒文學來說,如同一個充滿未知的廣闊天地??敬L靡京城,而初來乍到的撒文學卻顯得有些“懵懂”。他對北京餐飲市場的具體現狀并不是特別了解,同時對新疆菜在北京的定位也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概念與方向,只知道北京人愛吃烤串和大盤雞。雖然當時的撒文學對菜品沒有深入系統的研究,不過好在他有著豐富扎實的廚師經驗。而且,在當時北京餐飲競爭還不是特別激烈的大環境下,巴依老爺也得到了市場很好的包容。
巴依老爺的第一家店是聯想橋總店,面積僅有80平米。在創業的前期,資金匱乏,捉襟見肘,最艱難的時期所有人必須親力親為,吃盡餐飲人前期都要吃的苦頭。廚房里,撒文學系著圍裙,站在爐灶前,汗水如雨般落下,手中的鍋鏟不停地翻炒,只為呈現出一道道美味佳肴。明總則化身傳菜生,在前廳靈活地穿梭“走位”,確保菜品能夠及時準確地送到客人桌上。而明總的妹妹則堅守在前臺收銀,認真仔細地保證收賬的準確無誤。一個餐廳的核心角色就這樣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這家看似不起眼的小店,依托著撒文學精湛絕倫的廚藝與他們熱情周到的服務,生意竟出人意料地紅火。
“我相信我們肯定會成為新疆菜的領跑者,做最正宗的新疆菜,把新疆的美食帶到全國的每一個角落。”撒文學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他作為廚師的夢想,此刻火候已經到了最佳點,是時候裝盤出菜,將新疆菜的美味更廣泛地傳播,這是他下個階段拼盡全力要去達成的目標。“目前我們已經算是個新疆菜的領跑者了,但是這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更加努力,再加上老師專業的輔導,我們會做得更好。”一個廚師對美食的執著追求,更是一個管理者的雄心壯志。
“經歷很重要,選址和產品更重要。我認為,未來餐飲人不要盲目去干一件事情,比如千分選址、九大定位、品牌運營、5s系統都是通過數據來支撐,來為我們提供科學的決策。”撒文學始終保持著好學的精神,他深知嚴謹的態度、果敢的性格加上專業的指導,如同菜品制作過程中一道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唯有如此,才能讓一個菜品變得完美,也能讓一個餐飲品牌變得更大更強,發揮出勢不可擋的能量。
“做好自然大”,撒文學始終將李湘渝老師的這句名言當作前行的引燈,相信出品的力量,相信服務的價值。他堅信,如果一個餐飲人能將內核做好,又何愁事業做不起來呢?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撒文學從未停歇,他用汗水和智慧書寫著屬于自己的餐飲傳奇,也為新疆菜的發展開辟了一片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