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介紹
徐榮嶺,1992年4月出生,江蘇鹽城人,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2021年至2022年在西吉縣將臺中學支教,第四批大飛機支教團團長。現為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工藝師。
“到祖國西部去,成為一名光榮的支教老師,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抱著這樣的想法,2021年9月份徐榮嶺踏上了去往西吉的路。這一路沒有想象的艱辛,反而十分順利,飛機直接抵達六盤山機場。從六盤山機場坐上了專門來接“大飛機支教團”的車,前往西吉縣。徐榮嶺十分詫異于寧夏的發展。他說:“從前同事來的時候,乘坐的交通工具還不是非常便利,途中要幾經波折,我現在卻能在一天內就直接抵達。”穿梭在西吉的街頭中,徐榮嶺看到了夜間亮起的燈光,感受到了西吉小城獨有的“繁華”。他十分慶幸能有這樣的機會,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
從繁華的江蘇到偏遠的西吉,徐榮嶺老師不僅跨越了千山萬水,更面臨著環境與文化的雙重挑戰。初到這片土地,干燥的氣候讓他的身體經歷了短暫的適應期,但徐老師以他特有的堅韌和樂觀,將“流血不流淚”的男子漢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迅速適應了新的環境。然而,更大的挑戰在于語言的隔閡。西吉的方言如同一道無形的墻, 讓初來乍到的徐榮嶺感到溝通的困難。但他深知,要真正走進學生的世界,成為他們信賴的引路人,就必須跨越這道語言障礙。于是,徐老師開始了他的方言學習之旅, 利用一切機會向學生和同事請教,用心聆聽每一個發音,努力理解每一句方言背后的含義。
在學習方面,徐榮嶺教授九年級三個班的歷史課的同時,還和同事們一起為學生們開了航空科普課。在校期間,徐榮嶺參與實施《關于以將臺中學為試點創建西吉縣航空特色示范學校的方案》,在校園內開展青少年航空科普課、布置大飛機航空閱覽室、大飛機墻繪、建設大飛機航空俱樂部和組織航模操作演練工作。他還和支教團成員一起, 帶領學生完成12套可編程汽車模型的拼裝和操控。在飛行器設計小組的授課環節,他看到了學生們對知識的渴求,開展了大飛機航空科普的系列講座。給學生科普了飛行器的發展歷史、飛行器的飛行原理、國產大飛機的研制過程,并邀請試飛中心黨總支在將臺中學完成 “航空歷史與試驗試飛”為主題的航空科普小課堂。2021—2022年第二學期他擔任七年級三個班航空科普課的授課工作,并成功舉辦將臺中學首屆航空知識競賽活動,西吉縣第二屆航模挑戰賽等。
在工作方面,徐榮嶺先后完成 20 人次的學生走訪工作,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關心他們的學習、成長,對他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他也陪同商飛掛職縣長李林和掛職副鎮長郭瑞前往西坪村調研艾草加工廠的生產情況、火家溝村服裝加工廠的建設進度,并參與了西吉縣 2021 年度中國商飛定點幫扶項目推進會。除此之外,他還先后完成了將臺中學新生軍訓、秋季籃球運動會、春季田徑運動會等大型活動的視頻拍攝和剪輯工作,并在支教期間負責學校黨建管理的日常事務性工作。
在徐榮嶺看來,一年的支教生活,與其說是去教育,不如說是被教育。西吉的孩子缺少關愛,他在當地家訪了許多學生之后,由衷地認識到學生們的困境。寧夏是回族聚居地,有超過60%的回民居住,而在偏遠的鄉鎮,這一占比高達90%以上。這些回族家庭有一個共性:家中子女眾多。家長為養活孩子四處奔走,沒有過多精力關心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孩子們懂事得讓人心疼。周末放假回家,他們既要忙著學業,又要幫家里干農活。在黃土高原上,他經常見到一個個瘦小的身軀像精靈一樣在農田里穿梭。近幾年,在國家大力支持下,西吉縣經濟快速發展。2020年11月成功摘掉貧困縣的帽子,家家戶戶通上了自來水,解決了西吉人民常年缺水的生活困境。居民的窯洞也被磚瓦房替代,再也不會出現窯洞坍塌導致家毀人亡的悲劇。他在和當地人聊天的時候,本地人也提起,“現在去哪兒都方便了。去縣城的公路修好之后,往返在縣城、鄉鎮之間的汽車一天天多了起來。以前沒有錢去買牛和買羊,現在政府給我們農民提供低息貸款,好好養殖一兩年,貸款的錢就能還上,我們的日子也在一天天地變好。這要是擱以前,能過上今天這種衣食無憂的生活,都是夢里才有的!”
西吉支教一年的生活早已落幕,支教的故事依然在繼續。在“志智”雙扶的指導下,支教老師與西吉的孩子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當得知徐榮嶺將要離開西吉返回上海時,孩子們前后送了他三次,在本子上用稚嫩的語言給他留下了祝福。在支教結束后,徐老師依然和學生們保持著聯系,在中考成績出來的當天,他就接收到了學生給他報來的喜訊。651分、656分、606分……這是多么動聽的數字。當學生們接到錄取通知書時,又會第一時間給徐老師發照片分享喜悅。徐榮嶺說:“在成為支教老師前,我從未獲得這樣的喜悅。看到學生們取得優異的成績,我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