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山是中國西部山脈,坐落在寧夏西南部、甘肅東部,最高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因山路曲折險狹,須經六重盤道才能到達頂峰,因此得名,素有“山高太華三千丈,險居秦關百二重”的美譽。六盤山是紅二十五軍、中央紅軍、紅二方面軍長征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是一座積淀著紅色基因的勝利之山。1961年9月,毛澤東主席應寧夏同志囑書的《清平樂·六盤山》讓六盤山名揚四海。2016年、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寧夏時指出,寧夏有著彌足珍貴的紅軍長征留下的紅色記憶、紅色資源,要用好紅色資源教育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紅二十五軍長征翻越六盤山。1935年8月15日,紅二十五軍轉戰至六盤山區的興隆鎮、單家集一帶。中共鄂豫陜省委決定部隊就地休息3天,開展群眾工作,并作好繼續行動的準備。
紅二十五軍在到達興隆鎮之前,就在部隊中進行了黨的民族政策和群眾紀律教育,并規定了“三大禁令、四項注意”,即禁止駐扎清真寺,禁止打回族中的土豪,禁止在回民家里吃大葷注意尊重回族人民的風俗習慣,注意要用回民的水桶在井里打水,注意回避回族青年婦女,注意實行公買公賣。吳煥先政委還要求部隊自覺遵守黨的民族政策,并派回族戰士先期進入興隆鎮一帶進行宣傳。
興隆鎮和單家集一帶是回族集聚地區。在紅軍到來之前,由于敵人的反動宣傳,回族群眾對紅軍存有懷疑和恐懼心理,不少青年男女逃往深山躲藏起來。紅二十五軍到達興隆鎮后,不僅嚴格執行黨的民族政策,還普遍開展群眾工作,幫助回族群眾干活等。
8月16日,吳煥先政委邀請當地有聲望的老人和阿訇座談,宣傳黨的抗日救國主張和紅軍的政策紀律,以解除他們的思想顧慮,穩定人心。隨后,吳煥先程子華、徐海東等幾位軍隊領導又拜訪了清真寺阿訇,并贈送了繡有“回漢兄弟親如一家”的錦幛,還有6個大元寶和6只羊。清真寺的阿訇也按照禮節做了回拜。軍醫院的醫護人員走上街頭,熱情為群眾治病,院長錢信忠親自為一腹脹病人扎針治療,群眾交口稱贊。當部隊離開興隆鎮時,全鎮男女老少一起涌上街道,熱烈歡送紅軍。馬青年、李鐵民等十幾名回族青年興高采烈地參加了紅軍,被編在軍隊政治部,負責沿途帶路聯絡,做宣傳工作。
離開興隆鎮之后,紅二十五軍沿西蘭公路向東挺進,攻克隆德縣城,殲敵新十一旅二團一營大部,活捉敵縣長和保安團長,并以繳獲的部分衣物救濟貧苦百姓。當晚,紅二十五軍翻越六盤山,沿西蘭公路東進。18日拂曉,到達和尚鋪、蒿店一帶,在瓦亭附近擊潰敵馬鴻賓部三十五師一部,斃敵數十人,繳獲戰馬數十匹。之后占領瓦亭、三關口等地,過斜河子沿北原出寧夏。9月16日,到達延川縣永坪鎮與劉志丹等領導的紅二十六、二十七軍勝利會師。
紅二十五軍親民愛民的實際行動和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揭穿了敵人的反動宣傳,受到了回族群眾的真心擁護和愛戴。后來中央紅軍長征經過這里時,也受到回族群眾的熱烈歡迎。毛澤東在陜北接見徐海東和程子華時,還夸獎紅二十五軍路過隴東回族地區時留下了良好影響,說他們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執行得很好。
中央紅軍長征翻越六盤山。在中央紅軍進入寧夏之前,蔣介石為了防止中央紅軍與陜北紅軍會合,在六盤山一帶部署重兵,妄圖借六盤山天然屏障前后夾擊,一舉消滅紅軍。當時,參與圍堵中央紅軍的有門炳岳、毛炳文、鄧寶珊、馬鴻賓等部。其中,東北軍騎兵第七師門炳岳部據守在六盤山東麓和尚鋪、青石嘴、開城等地,敵毛炳文三十七師、李英二十四師等部從靜寧沿西蘭公路向隆德方向追擊,毛炳文部十二旅由靜寧向單家集、興隆鎮一帶追擊。
1935年10月5日,中央紅軍從甘肅靜寧縣界石鋪出發,分兩路向寧夏西吉縣的公易、興隆一帶前進。毛澤東同張聞天等中央領導隨一縱隊(右路)行進,周恩來、彭德懷等率二、三縱隊(左路)行進。5日傍晚,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到達單家集,受到回族群眾歡迎。毛澤東等參觀了單家集陜義堂清真寺,向阿訇講了共產黨和紅軍尊重回族人民的風俗習慣、保護清真寺、主張民族平等等政策主張。當晚,毛澤東住宿在清真寺北側一戶農民家里。
6日拂曉,因敵情緊急,紅軍經新店子、什字路、楊家磨、黃河灣等地北進,當晚到達張易堡一帶。7日晨,駐將臺堡之敵的前哨部隊接近張易堡以西的閻官大莊,并與該駐地紅軍發生了小規模戰斗,紅軍留下部分部隊與敵周旋,在堡子梁據險阻擊敵人,大部隊經王套、后蓮花溝向六盤山急進。上午8時左右大部隊已經登上六盤山,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也相繼登上六盤山。此時國民黨三十七軍二十四師李英部緊追不舍,東北軍騎兵第七師門炳岳部據守六盤山東麓,擋住了紅軍前進的道路,他們企圖前后夾擊,消滅紅軍于六盤山。紅軍前衛部隊翻過六盤山行進到青石嘴以西約一公里的一個山洼時,得知敵騎兵一部以及20多輛馬車剛剛進入青石嘴。毛澤東獲悉敵情后,立即召集各大隊干部部署戰斗,決定消滅這股敵人。這次戰斗,消滅了敵騎兵第七師第十九團的2個連,繳獲戰馬100多匹,還有10多輛馬車的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
青石嘴戰斗結束后,固原守敵令一個騎兵團趕來增援,與中央紅軍擔任后衛的十三大隊相遇。十三大隊搶占有利地形,打了一場英勇頑強的遭遇突圍戰,殲敵近200人,繳獲戰馬百余匹,擺脫了敵人的圍追,掩護主力部隊繼續行進。
中央紅軍翻越六盤山后,分兩路向彭陽前進,然后在孟家塬會合。之后,東出彭陽縣境,經甘肅鎮原、環縣,于10月19日到達陜北吳起鎮。不久,在甘泉縣下寺灣與紅十五軍團勝利會師。
紅二方面軍翻越六盤山。1936年7月,紅二、四方面軍甘孜會師后,繼續分路北上。10月20日,歷盡千難萬險、經受巨大犧牲,紅二方面軍前衛部隊第四師終于挺進到六盤山南。在這里,與東北軍騎兵師和馬鴻賓部隊遭遇,黃新廷團長奉命指揮十二團阻擊敵人,掩護主力部隊北進。21日,敵東北軍騎兵師和馬鴻賓部聯合發起進攻,還送來勸降書,并揚言如不投降就要把紅軍消滅在六盤山下。盧冬生師長和李井泉政委指揮第四師與敵激戰,多次打退敵人進攻,成功掩護主力部隊越過六盤山,進入寧夏西吉縣境。22日,紅二方面軍總指揮部、紅二軍團經濫泥河到達將臺堡,同紅一方面軍第二師勝利會師。紅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政委任弼時、副政委關向應和紅軍原總參謀長劉伯承等與前來迎接的紅一方面軍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左權、政委聶榮臻、政治部主任朱瑞、政治部副主任鄧小平以及紅二師師長楊得志、政委蕭華參加了會師,參加會師的部隊有11500多人。將臺堡會師,標志著紅一、二、四方面軍勝利結束長征,標志著偉大的長征勝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