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應對今年旱情,確保養殖業不受影響,王民鄉積極采取多種措施,扎實做好飼草料儲備工作,最大限度減少旱情帶來的損失。
在王民鄉姚坡村村民馬俊剛家,麥場里堆滿了干草、玉米芯等飼草料。根據多年養殖經驗,馬俊剛已經提前準備好了牲畜“口糧”。
姚坡村村民馬俊剛說,去年腌了四十畝青貯,現在養了二十多頭牛。我們為了應對干旱,在武威拉了五噸玉米芯,興隆拉了三噸麥草,我們現在這樣準備。

小灣村是王民鄉養殖規模較大的行政村之一,全村牛存欄量一萬多頭。走進小灣村成虎養殖合作社,百余頭肉牛個個體肥膘厚,每天需要兩噸多飼草料。面對今年的旱情,合作社負責人王成虎提早備好草料,每噸干草可以得到一百元的補助。
小灣村村民王成虎說,我家里今年養了一百三十幾頭牛,種了二百多畝青貯,由于草料的減產,政府動員我們,儲備草料每噸補一百塊錢,最多補五十噸,前段時間我拉了九十幾噸草,現在也喂的剩不到十噸草了,我又進(購買)了三十噸草。
為做好飼草料儲備工作,王民鄉積極宣傳,引導群眾收割田埂、退耕還林區和荒山野草,主動聯系對接周邊縣區飼草銷售市場和種植基地,讓有飼料需求的養殖戶及時訂購。與此同時,王民鄉在持續做好水情、雨情、旱情監測基礎上,科學調度境內水庫水量,通過移動泵抽水、延伸管網,對符合條件的青貯玉米,分區域、分時段進行全面灌溉,爭取把旱情損失降到最低。
王民村黨支部書記馬旭昇說,李馬河水庫容量大約是十五萬方左右,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我們組織老百姓積極抗旱已經二十多天了,現在李馬河水庫(水位)明顯下降,水位下降一米多。
有些地方山高坡陡、溝壑縱橫,不具備水庫漫灌條件,王民鄉把水庫的水引入蓄水池,利用滴灌分時段進行有效灌溉,想方設法提高用水效益。
截至目前,王民鄉利用4個水庫,投入大功率水泵4臺,小高抽3臺,小型水泵50臺,灌溉輻射面積1萬多畝,用于抗旱救災資金達6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