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什字鄉著力構建什字村產業發展示范園;山區繁育帶和川道區育肥帶;黨建幫帶聯結、人才交融聯結和社會服務聯結的“一園兩帶三聯結”草畜產業發展格局,立足鄉情,突出特色,把提升草畜產業品質作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新引擎,不斷夯實產業基礎,促進人居環境改善。
盛夏時節,藍天白云下的什字鄉青山環繞。放眼望去,大面積的青貯玉米染綠田間,錯落有致的農家房屋掩映在青山綠樹之間,干凈的鄉村道路蜿蜒曲折伸向遠方。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民勤勞耕作的身影,呈現出一幅欣欣向榮的鄉村畫卷。目前,什字鄉家家種草、戶戶養畜的產業模式已經形成,通過打造以什字村為中心的養殖示范園區,形成了“山繁川育”和“戶繁場育”的養殖發展布局,輻射帶動16個行政村3190戶養殖戶進行高標準養殖,肉牛養殖已成為全鄉群眾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什字鄉北臺村有肉牛養殖的基礎,近年來,隨著全縣草畜產業扶持政策的帶動,群眾發展內生動力強勁,成為全縣典型的養牛示范村。馬小鵬是村里的養殖大戶,他的合作社養著140多頭肉牛,各個毛色光亮,膘肥體壯。 大規模肉的牛養殖也給農人居環境整治帶來了挑戰,同時受庭院空間限制,養殖規模難以擴大,養殖戶的積極性受到影響。為促進肉牛產業轉型升級,什字鄉溫塘村推出戶入園養殖新模式,逐步實現人畜分區,加快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產業發展與生態宜居相結合的新發展格局。
村民李彥忠是出戶入園切身受益者,水泥硬化路直通他家門口,院子里的花草樹木郁郁蔥蔥。李彥忠利用養殖棚搬遷后留下的空地規劃起自家庭院,建起了果蔬花園,既美化了庭院,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庭院衛生和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發展養殖示范村,打造養牛示范鄉鎮。什字鄉對標發展現狀、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對標集約化、標準化、區域化、品牌化和融合化發展趨勢,因地制宜、科學規劃,通過推行黨支部 +“兩個帶頭人”深度融合促進產業發展+養殖農戶發展模式,“一園兩帶三聯結”發展格局初步構建,草畜產業實現新突破,人居環境實現新提升,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