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動力。今年以來,硝河鄉通過打造宜居宜業鄉村,大力發展草畜、冷涼蔬菜等特色優勢產業,打破產業單一格局,全方位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加快建設鄉村全面振興樣板區步伐。
在硝河鄉和美新村的育苗大棚里,工人們正忙著育苗,從苗盤裝土、播種、擺盤……
硝河鄉和美新村是“十二五”生態移民的安置點,共有248戶1148人。自實施百萬移民致富提升行動以來,硝河鄉圍繞產業、就業和社會融入“三件事”,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打造冷涼蔬菜種植基地,讓移民群眾在居住環境得到改善的同時,收入也在節節攀升。49歲的村民楊忠自搬到和美新村后,靠養牛每年的收入超過十萬元,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在發展肉牛養殖的同時,今年,和美新村不僅打造了上千畝冷涼蔬菜種植基地,并且在村里建起了6座育苗大棚,在完善產業鏈供應的同時,和美新村的婦女們還可以在育苗大棚和蔬菜種植基地務工增收,村民蘇賽貝就是這支務工隊伍里的一員。
在大力推動草畜、冷涼蔬菜產業的同時,硝河鄉高原村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行業優勢,盤活閑置土地資源,試點種植平菇,探索出了村民增收的新路子。
在高原村小學舊址的帳篷里,20多名村民正有序裝填菌包,5臺設備滿負荷運行。高原村黨支部書記蘇強告訴記者,因為駐村工作隊員是種植平菇的專家,村里決定購置原料和設備嘗試種植平菇,這樣不但能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也解決了村民就近務工的難題。
成本低、效益好,平菇種植在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益的同時,村民們每天在這里務工可以掙100多元,這讓今年52歲的村民顧彥子喜出望外。
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和美新村和高原村成為全鄉產業發展的樣板示范村。今年,硝河鄉致力于特色優勢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和集約化發展,在延長產業鏈條的同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打破產業單一現狀,全方位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真正讓產業興旺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力支撐,村莊美、村民富、村風好,村民們的日子也越過越“和美”。